首页> 德国> 正文

德国新政府圣诞节前产生 对华政策恐生变数?

浏览次数:6186 发布时间:2021-10-18
10月15日,德国社会民主党、绿党和自由民主党的三党联合政府试探性会谈并最终达成了一份文件,这份文件将成为联合组阁谈判的基础。这就朝着组建所谓的“红绿灯”联合政府迈出了一大步,也朝社民党的总理候选人朔尔茨接替默克尔担任总理迈出了一大步。用自民党联邦议会党团防务政策发言人的话说,“联邦政府会在圣诞节前产生”。那么这个新的联合政府将执行何种对华政策呢?
德国新政府圣诞节前产生 对华政策恐生变数?

10月15日,德国社会民主党、绿党和自由民主党的三党联合政府试探性会谈并最终达成了一份文件,这份文件将成为联合组阁谈判的基础。这就朝着组建所谓的“红绿灯”联合政府迈出了一大步,也朝社民党的总理候选人朔尔茨接替默克尔担任总理迈出了一大步。用自民党联邦议会党团防务政策发言人的话说,“联邦政府会在圣诞节前产生”。那么这个新的联合政府将执行何种对华政策呢?

 

说新政府之前,我们先说说默克尔政府。过去16年,德国的对华政策主要由总理默克尔塑造。默克尔的对华政策,一言以蔽之,就是务实主义。也就是说,默克尔最看重的是德国的经济利益,而非所谓的意识形态差异。默克尔深知对于德国经济来说,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意味着什么,也深知德国和德国民众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因此,在这16年间,中德关系基本上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使两国经济、欧洲经济、世界经济以及其他很多方面都受益不少,是真正地实现了互利共赢。

 

与此同时,默克尔作为多年来欧洲当之无愧的领袖级人物,立场和意志都非常坚定,能力和权威也不容置疑,在面对美国要求其对华更加强硬的施压时,在面对国内反华势力的鼓噪时,都能牢牢地稳住舵,使中德关系不至于偏离航向。也正是因为默克尔坚持“要与中国合作”的态度,美国从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政府,都对她表示了或明确或隐晦的不满,美国媒体则常常直截了当地批评默克尔“对美国的反华动员保持戒心”,说她“对中国构成的系统性和具体挑战冷淡和漠然,这种态度令美国感到极为失望”。

 

如今,随着默克尔即将离任,德国和欧洲的对华关系模式可能发生转变。“红绿灯”是用即将组成联合政府的三个政党的代表色来指代的,其中红色是社民党,黄色是自民党,绿色自然就是绿党。现在的情况是,很可能马上接任总理的社民党朔尔茨据报道曾表示倾向于继续默克尔的对华路线,而且似乎倾向于完成目前陷入停滞的中欧投资协定。问题就出在这个“绿色”绿党和“黄色”自民党身上。这两个小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在其纲领和声明中曾批评中国。

 

这里重点说说绿党。为什么呢?因为不出意外的话,绿党领导人安娜莱娜·贝尔伯克将成为德国新一任外交部长。一直以来,绿党都鼓吹对中国采取更强有力的以人权为中心的态度。据德媒报道,贝尔伯克此前就曾高调宣布,如果参与政府,她将“利用欧洲内部市场的力量保护欧洲价值观”。她将人权、公平的市场准入、法律保障和公平的竞争环境,列为她特别关注的要点。美国媒体13日就迫不及待地表示,“在贝尔伯克的领导下,我们可以指望德国外交部重新确立自己的地位,并且设计一种绿党倡导的人权引领的规范性外交政策形象”。

 

在对中国强硬表态的同时,绿党和自民党都表示希望深化与美国的跨大西洋关系,这意味着他们在中国问题上可能更加重视与美国保持一致。然而,正如香港《南华早报》一篇文章的作者托马斯·福尔克所说,“跨大西洋关系已今非昔比,美国不再是可靠的盟友”,“德国必须扪心自问,美国的现状及政治未来能否提供柏林追随华盛顿对抗中国的基础”。

 

尽管与德国在某些问题上存在分歧,但中国已发展为德国不可或缺的伙伴,无论是在贸易方面,还是在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挑战方面。而且,中国从不要求德国在中美之间做非此即彼的二元选择。对于德国来说,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当然也是继续默克尔式的现实政治才是最好的做法。但是,正是美国为了自己的反华目标,不顾盟友的切实利益,不断施压盟友选边站队。

 

对于德国新政府的对华政策走向,美国外交学者网站的一篇文章就用一种近乎威胁的口吻称,“新的三边安全协定‘澳英美联盟’将德国置于一种尴尬境地。它恰当地提醒人们,柏林不能继续无限期地拖延它最不喜欢提出的问题:在日益展开的大国竞争中,德国的位置在哪里?”可是,也正如其所说,美国组建这个“澳英美联盟”又把德国和欧洲置于何种境地呢?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德国也需要思考,受此轻视、怠慢甚至是威胁,难道还要一味追随美国吗?

 

明年将迎来中德建交50周年。默克尔13日在与中国最高领导人视频通话时就表示,“我一贯主张,欧盟应独立自主地发展同中国的关系,双方可以就彼此存在差异和分歧的问题加强对话交流,相信欧中关系能够克服各种复杂因素继续发展”。我们看到,如今复杂的因素确实很多,路漫漫其修远兮,希望中德两国以及中国和欧盟都能“上下而求索”,继续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康庄大道。


关于新闻网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环球新闻网